搜索

湖南异地商会联合会
湖南协作异地商会指导服务中心

返回首页    |    联系我们    |    在线留言

文化湘商

CULTURAL XIANG MERCHANTS

客户服务热线:
0731-85215001 
邮箱:hnshgov@163.com
公司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芙蓉中路二段80号顺天国际财富中心1506室

资讯详情

推动行业标准, 让“味道平江”闪耀天下 ——郑州市平江商会发展纪实

【摘要】:
“今天的消费者对他们的食物和品牌有更多的期待。展望未来,平江商会将继续关注前沿,坚持诚信良知,让国人爱上调味面制品、让世界爱上中国味儿。”

“136家会员企业,3万多平江人在河南经商就业。”即使细说郑州市平江商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的“壮举”,会长王君军更看重在商会的推动下,更多的同乡在异地筚路蓝缕的奋斗、看得见的变化,“过去我们每天起早贪黑骑着自行车送货,现在培育了‘卫龙’、‘君仔’这样全国知名的品牌,成为全国麻辣休闲熟食行业的领军企业,我们的会员企业的产品已经走出国门,进入欧洲市场、畅销印尼、越南、泰国、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。”更让郑州市平江商会引以为傲的是,2022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-调味面制品QB/T5729-2022的正式实施。它的出台,让产业有了保障,让从业者对未来有了信心。”王君军说,郑州市平江商会有幸深度参与制定这一全国性的行业标准,“这是我们商会的荣耀。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来自家乡平江各级领导和河南省职能部门的支持,更离不开我们商会会员企业的积极配合。”

自屈子漫游的汨罗江畔出发,身怀传统酱干技艺的平江儿女陆续汇聚交通强省、面粉和劳动力资源大省河南,开始了传统工艺在异地的脱胎换骨。郑州市平江商会的会员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为食品企业。秉承“团结、交流、服务、共赢”的宗旨,王君军说,在骨干会员企业的支持下,郑州市平江商会全力为会员提供服务,减少同行恶性竞争,降低经营成本,追求规模效益和集约发展,提升湘商产品在河南食品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;同时所有会员企业都是事业有成之士,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先后筹措资金和物资5000多万元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,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。

全力服务会员企业,让“味道平江”闪耀天下

2023年5月15日,平江县“味道平江·食在韵味”美食文化节开幕,美食直播、名厨争霸赛和100万元美食消费券发放等活动同步进行,以休闲食品为代表的“舌尖上的平江”大放异彩,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力军。

休闲食品产业是平江县重要产业之一,也是平江在全国的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。除了在平江,郑州,还在安徽、云南等地设有分厂的王君军当然记得当初进入郑州的艰辛。“那时大家租的是民房,基本上是家庭作坊式的。”但立志光大先辈酱干技艺的初心,都是毋庸置疑的,“背井离乡,大家要抱团发展。”王君军2004年到了郑州,看到了千家作坊的生机勃勃,也看到了行业的脆弱。于是他成为筹备老乡会的积极分子。几经奔波,思路日益清晰——要注册真正服务企业的商会,成为大家的共识。2009年7月,郑州市平江商会成立,这是平江县在异地的第一家商会、也是河南省会郑州批准成立的第一家县级异地商会。

“开始家里人不同意我当会长,认为这太考验个人素质,既要有胆识又要有公心。”王君军想了好久,终于下定决心。在他看来,只有行业发展好了,才可能有企业的光明前途。

除了平时会员企业走访、信息交流之外,郑州市平江商会积极应对行业变局,先后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、法律服务站、健康服务站,为会员企业遮风挡雨、排忧解难。2011年,受到四川火锅石蜡事件的影响,全社会掀起食品安全的监管风潮,“垃圾食品”的偏见已经重压着他们,新的问题又席卷而来,休闲食品从业者一时感到迷茫。王君军和商会领导班子,一方面抓紧时间向上汇报食品行业真实情况,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,向商会会员打气鼓劲。

有的会员企业生产出现问题,王君军会长总会积极协调,让市场能力强的企业出面帮扶,譬如执行会长刘卫平就经常让其他企业代工自己的产品。作为“辣条一哥”,刘卫平在商会举办的培训课上,毫无保留地公布自己的调味秘方。

商会力推轮值会长制,走访会员企业,叙乡情、问发展,现场解疑释惑。为了更近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,商会实行片区治理。商会现有成员分布在河南全省18个省辖市的13个省辖市、10个片区。10个片区的负责人,有的是副会长、有的是行业带头人,方便会员企业高效地交流和学习。商会真正做成了会员企业的“娘家”。

除了商会内部学习,商会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,向治理先进、服务水平高的商会看齐,先后与郑州市温州商会及河南省36家商会以及襄阳市湖南商会等12家异地商会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为解决会员企业融资难问题,商会和郑州银行、农行湖南岳阳分行、华融湘江岳阳分行、平江农商银行签订了银企合作伙伴。

经过30年打拼和沉淀,在河南的平江休闲食品企业从最初的 4000多家浓缩至2022年的136家。目前,会员企业年总产值约300多亿元,在豫湘两地上缴利税近15亿元,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万人次,拉动相关消费20多亿元。郑州市平江商会先后被全国工商联评为“四好”商会、被郑州市评为“4A”商会,40人次会员企业负责人被湖南异地商会联合会表彰为诚信湘商、创新湘商、爱心湘商、青年杰出湘商、优秀秘书长。

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,规范市场

“一定要把垃圾食品的帽子摘掉。”在商会筹备期间,王君军就和商会班子成员定下了这一目标。

鱼龙混杂的市场,需要标准的引领。商会一方面积极推动河南省调味面制品的地方标准的出台,一方面向会员企业沟通说明标准的重要性。2007年,河南出台了调味面制品的地方标准,“这下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有了规矩,虽然好像有了束缚,但食品更安全了,企业的身份更体面了,大家不再提心吊胆了。”

大浪淘沙,商会对会员要求更高了。“我们不再吸纳个人会员,没办齐各种许可证的,都不能入会。”王君军会长说,商会要发展,企业要进步,思维方式和行事逻辑一定跟上时代的步伐,“不能总是草莽英雄的作派,必须走规范化、现代化的路线。”

适应标准,进而大力打造企业品牌,这离不开企业在科技和人才方面的投入。为了打造更健康更符合现代人口味的食品,商会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、重庆工商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河南工业大学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建立了战略联盟,引进技术和人才,研发新产品。从2009年开始,执行会长刘卫平执掌的企业就与科研院校合作,提升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。“主动出击,敢于创新,这也是他能把卫龙做成上市品牌的原因之一。”王会长赞叹道,知识就是财富,先进的经营理念才是商会会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。

郑州市平江商会在标准化的道路上,再一次瞄准了全国性的行业标准。“我们多次专程前往北京,以商会的名义向有关部门提供数据。”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支持商会的标准化诉求,在聚合专家修订标准的过程中,特别重视来自郑州市平江商会会员企业的数据。2022年10月1日,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牵头,郑州市平江商会参与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——调味面制品QB/T5729-2022正式实施,从根本上统一了全国调味面制品行业。

标准化工作,推动了郑州市平江商会会员企业的腾飞:从最初单一的调味面制品,延伸到目前的肉制品、蛋制品、豆制品、鱼制品、魔芋制品、面筋制品领域等,并不断研发创新,在原有面制品的基础上注入营养健康元素,比如:山药、青稞、燕麦、益生菌等;从起初的粗放型作坊式逐步转向集约型工业化,企业车间管理达到6S标准的已占行业的80%以上,部分取得了IS22000、HACCP认证,实现了行业标准管理常态化。

“企二代开始走到台前,独当一面。”王会长说,这已经成为商会的一大亮点,“他们文化素质高、视野宽,大家有理由相信企业在他们的管理下,会走得更远。”后疫情时代,休闲食品的消费日渐活跃。这是企业大力发展,也是练好内功的时期。“我们商会常务副会长黎明旗下的品牌,已经走出国门,在东南亚5个国家开设了7个工厂。”王会长说,今年8月,郑州市平江商会将组织会员企业前往欧洲,学习欧洲国家食品企业的先进管理。

食品技术的到来、快速发展和创新正在推动饮食和营养的变化。数字和数据领域正在影响品牌参与度、可持续性和购买体验。数据驱动的健康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主流,王会长说,“今天的消费者对他们的食物和品牌有更多的期待。展望未来,平江商会将继续关注前沿,坚持诚信良知,让国人爱上调味面制品、让世界爱上中国味儿。”

>
>
推动行业标准, 让“味道平江”闪耀天下 ——郑州市平江商会发展纪实